3月24日,在哈萨克斯坦乌恰拉尔城的一家超市里,正在买东西的管道四公司哈中二期二阶段10号站项目采办部部长穆磊的手机突然响起。“业主的车陷在半路了……”挂了电话,穆磊赶紧给营地司机打电话,让他带上工具前去救援。
  买完东西往回走,笔者和穆磊聊了起来。“你刚才跟司机说的是俄语?”“是哈语。为了工作方便我自学的。”“看看,10号站周围荒无人烟,这都是现场的兄弟们托我买的。”穆磊举起手中的方便袋,指着里边的日用品说,“这儿到现场240公里,拉物资的大货车需要跑两天,中途要在野外住一夜。如果遇上雨雪天,啥车都进不去。”
  乌恰拉尔的这个营地原是管道局11号泵站现场项目部所在地,工程结束后施工人员撤走了,营地还在。管道四公司10号站项目部派穆磊驻扎在这里,负责11号站项目质保、10号站生产和生活物资保障及往来人员物资中转工作。两名技术保障人员、一名翻译、一名哈国司机再加上一辆越野车,便是穆磊的全部人马。
  乌恰拉尔物资供应不全,10号站现场所需生产物资大部分要到阿拉木图采购。另外,当地只出产洋葱和土豆,其余蔬菜都要去阿拉木图购买。穆磊必须及时了解封关和通关信息,根据情况安排采购事宜。他不但要考虑蔬菜质量、种类及新鲜程度,而且要根据天气情况对路况做出判断。
  乌恰拉尔营地是阿拉木图到10号站现场的中转站,所有设备、业主及施工方往来人员都经这里中转。穆磊负责安排往来人员的食宿和车辆救援等工作,几乎没有在办公室坐着的时候。
  “在这儿买东西就得跟商家斗智斗勇,看准机会果断出手才行。哈国物价很不稳定,今天买的东西明天再去就不是这个价了。要跑好几个地方,货比三家,只选对的不买贵的!”在11号站项目建设期间,穆磊看准机会大批量采购汽油、柴油,直接为项目节约资金10万余元人民币。
  提起工作,穆磊侃侃而谈,提起家庭却哽咽了。
  2005年参加中哈原油管道一期项目建设工作至今,穆磊参加管道四公司5个在哈项目建设,累计在哈工作71个月。由于每次回国休假比较仓促,婚礼一拖再拖。2009年10月10日,他的爱情经历9年长跑修成正果。“她怀孕的日子里我一天都没能照顾。作为丈夫和爸爸,我太失职了。”
  2011年10月24日4时,穆磊休假回国,进了家门才知道妻子早已住进医院待产,当天正好是预产期。放下行李赶到医院,看着病床上憔悴的妻子,他流下了眼泪。“我在病房陪了她两个小时。她因产前反应疼得没顾上和我说几句话,就进入产房。”焦急地等待6个小时后,产房喜讯让穆磊忘记了途中的疲惫。“产妇家属,产妇生了!女孩!七斤七两!母女平安!”
  现在,女儿逐渐长大,穆磊又多了一份牵挂。为不让他工作分心,每次在电话里妻子总是宽慰他:“放心,家里都挺好的,你不用惦记。”
  有了家人支持,穆磊没有了后顾之忧,干起工作格外卖力。“在哈国这么长时间,我在工作中扮演了许多角色,以前没接触过的工作都尝试了。虽然很艰辛,可我感觉收获不少。”
聊到兴致处,穆磊唱起《男儿当自强》:“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……”

作者简介

赵琦,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。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,《石油管道报》记者。
2004年参加工作以后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新闻中心,负责电视专题片后期制作工作,后担任《石油管道报》周末版编辑。2011年调入管道四公司成为驻站记者,长期在管道施工一线进行采访。
2014年8月在《中国石油报》、《石油管道报》发表的文章《国脉线上的婚礼》,在管道局乃至石油系统内引起强烈反响。其后续报道《一线婚礼变奏曲》及《你在左,许我一世柔情;我在右,爱你无怨无悔》也受到读者高度关注。
曾获2007年度中国石油电视新闻奖新闻专题类二等奖;第五届中国石油职工艺术节电视艺术大赛文艺类三等奖;2008年度中国石油电视新闻奖新闻消息类一等奖;2008年度石油管道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三等奖;2009年度中国石油新闻奖二等奖。